当你用成人的眼睛重看儿时的自己,会发现,你愈了解自己,就愈了解你的小孩,你儿时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正是孩子心中渴望的亲子关系。
教养是回到自己,
找到情感的根、土地的根、生命的根
我想,成为父母最大的福分就是借由养育孩子,宛如实境模拟般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重新回到过去。不管过去在原生家庭是伤心的、遗憾的,甚至是无法挽回的记忆,你都可以试着把它转化成美好的养分,从“失去的时光中,收回一片片土地”,成为你和下一代生活的重要磐石。
时光回转像个小孩,像穿越了某个生命的通道,发现你在目前的家庭和原生家庭的“衔接处”,竟然住着另一个灵魂(一个调皮的顽童或一个受伤的孩子),如果你能褪去大人的外壳,住进这个小孩的心灵,追寻记忆中的某个时刻,定定地看着自己和原生家庭的连结,也许你就能恍然明白,不管是出于命运,或一种难以言喻的因缘,我们自身、包括我们下一代的成长环境,其实冥冥之中,都被家庭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紧紧牵引着。
结婚之前,我和多数人一样,对家的概念模糊而懵懂,直到有了小孩,透过养儿育女触摸到生命底层的根须,我才猛然察觉,紧紧牵系我们的、那条无形的家庭丝线,是情感的根、土地的根和生命的根。
找到情感的根:了解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
你愈了解自己,就愈了解小孩
这几年与妈妈们互动的过程中,有妈妈直言自己和原生家庭没有什么好探索的,童年也没什么遗憾和伤痕。刚开始我们只是盯着小孩的成长,没有自觉要把目光转向自己,等到孩子愈来愈大,你会发现你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取决于你内在的人格特质。而你内在的性格其实取决于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当你学习用长大的眼睛重看儿时的自己时,你会发现你愈了解自己,就愈了解自己的小孩.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一天你发现孩子的缺点,竟然正好是自己的一部份,尤其这个缺点激烈的造成你和另一半的争执时,就如同村上春树所言,不得不从自己的根部往内挖掘,有时不想看的东西也不得不看。因为,这个要命的缺点造成你和另一半争执的纠结点,很有可能是幼年的际遇种下的根。你不得不把过去联系你和原生家庭情感的根部拉出表面,好好瞧个清楚,了解问题的所在。
也许你会恍然察觉,原来,孩子有你童年的影子。当你愿意回到原生家庭找到你情感的根芽时,孩子便成为你探看自己的镜子。养孩子,另一个自我成长的层面,好像也在养自己的心,借由重新修补,自己也因此活得更完整。
找到土地的根:亲近故乡、在地生根的教养
不管孩子飞多远,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一旦你开始往内心探勘“挖井”,拨开横阻在你和内在的自己,几十年被岁月和柴米油盐淤积囤塞的淤泥,刚开始只是轻轻的搔痛,涵藏一丝丝酸酸甜甜、模模糊糊的记忆,一旦挖掘到内心底部的活水层,那不顾一切蜂拥而上的泉水,瞬间就化为百味杂陈的往事和无可抑止的泪水。
也许是这个缘故,有时候我们很怕痛,常常怀念一种味道,却又害怕闻到它的气味。很想搞清楚自己的困惑和纠结,却又不敢追根究柢想得太清楚。但,最终我们还是要面对啊,就像我们终究要回家一样。
这或许是为什么离开家乡多年,仍住不惯都市的繁华,而选择住在隐匿的山间和大树小花小草为伍的主要原因。土地的根须,从台南到淡水,哪怕经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人事的变迁,几十年来像剪不断的脐带紧紧抓住了我,成为我的养分和不离不弃的依靠。很自然的,在我成为母亲之后,我选择了一种亲近土地、亲近故乡、在地生根的教养。我希望土地的根须不仅牢牢抓住我,也紧紧抓住我的小孩,我希望他们永远听得见原野的呼唤和土地的心跳。
想想,一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童年一去不复返,电玩手机却在每个阶段随时随地、甚至只要有钱便可以拥有,又怎么能够取代“只属于自己”的亲情,和长大后“有钱也买不到”的童年经历呢?
有很多人感叹,这一代孩子的灵魂好像都空空的,那是因为他们活在网路的虚拟世界,生命的根须离土地太远了,找不到可以归根的地方。故乡就是泥土,如果孩子的童年只是紧紧黏住电脑和网路游戏的荧幕,而没有闻过家乡泥土的味道,长大后又如何循着故乡的气味,踏上归乡寻根的旅程呢?
因此,我和先生对两个孩子的教育,总是从孩子的出生地淡水为中心,再将触角往外延展到新北市、台北市,以及台湾各地。不论是陪伴孩子在山中的小径探险,在溪流戏水或在草地上奔跑打滚,参与各种庙会庆典、老街踏查、生态露营,或到图书馆演艺厅看演出、听故事,我们总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在生长的土地,伸出感情的触须,在自己的故乡生根。
有时我会想,如果我真的想借这本书大声地说一点什么,那一定是每次看到有些孩子被父母关在家里,或和父母一起成为“低头族”关在网路世界,都非常的不忍心。因为年幼的孩子正在成长,其实很需要空间自由伸展,他们要在开阔的土地尽情奔跑,和蓝天、小鸟、清风、太阳同步呼吸、同步欢笑,才能长得好,活得快乐。孩子跟大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孩子是开放的、丰富的、好奇的。有些东西也许你已经失去新鲜感,他们却还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孩子的心灵就像发电机,当你已经筋疲力尽,他们却还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倘若孩子成长的故乡是都会,不妨让孩子参加自然生态体验营,或从都会附近的山间小道、社区公园开始踏查,寻访有特色的古厝、店家,或拜访当地的艺术家,甚至可以像义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一样“发挥想像力,为你的城镇创作一幅画像,想像你在画中遇见的每样事物,都充满魔法、夸张变形︙︙采用你偏好的记录方法,什么都行。”我想,只要父母愿意回复好奇的童心,陪着孩子在生长的土地探索,把家乡的每一栋房子、每一条溪流、每一棵树,都当作有生命的个体去观察、去对话,自然能帮助孩子打开耳朵聆听,用双手触摸,用嘴巴品尝,用五官摄取故乡的影像,不管将来孩子飞多远,沿着童年走过的轨迹和曾经有过的感动,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和原乡的呼唤。
找到生命的根:回到人的本质,坦承自己的不完美
将心比心鼓励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长
如果,童年的故乡是我们成长的原乡。那么,原乡的呼唤其实是一种生命的回归。很多人到了五、六十岁,突然发现自己开始用“减法”过日子,生活回归俭朴,向往童年的单纯。生命绕了一大圈竟发现,自己想做的只是一个简单平凡的人,拥有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尽管有一些小缺点,却过得很自在。
可惜的是,父母虽然爱着孩子,也希望孩子过得好、长得好,但父母最大的毛病,往往忽略孩子也是一个“人”。一般父母教养子女的蓝图,总是充满完美而过于理想化,一味要求孩子,却没想过自己本身的生活,有时也有一些要命的缺失和力不从心的沮丧。
萨提尔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我,在我为人母之后,回到人的本质,以“人性的角度”同理孩子,并且努力在孩子面前“活得像一个真实的人”。换句话说,父母愈真实,愈不像高高在上的操控者,就愈能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孩子,拉近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曾有学者统计过,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就已经和外界发生过六万种互动。让我想起,战争时期有很多孤儿、婴儿被送进医院,得到医学和生理上各种照顾,却在短短几周内一个接一个停止生命的呼吸。一位心理医师察觉到这些婴儿也许需要一些“心灵的食物”,于是规定凡是进入婴儿房的人,不论医生、护士、工人,都需要花至少五分钟的时间抱抱婴孩,和他们说话玩耍。突然间,死亡停止了,婴儿开始发出咯咯的笑声,正常的成长。我想,即使搂抱婴孩的人没有当过父母,应该也会被这种爱的奇迹所撼动。
爱,是一种能量的转移和流动,也是身为一个人基本的渴求。如果你意识到孩子也是充满人性的个体,自然就会赋予孩子像人一样的尊严和尊重。有些父母常以为孩子幼稚无知,潜意识以为自己是大人,自然比儿女来得有尊(威)严。想想孩子是什么呢?他们只是年纪比较小,却和大人一样是人类,当然一样具有同等的生命需求需要—爱与被爱。因此,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把“大人”的“大”字(也就是权威)拿掉,回到“人”的本质,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去尊重、去对待。
什么叫做“完整的人”呢?
一个完整的人,具有生命各种不同的面貌,会经历生命各种高低起伏,有坚强有软弱,有优点也有缺点。也就是说,只要是人,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会受伤流泪,也会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和肯定。
可惜的是,大人在管教小孩时,常常过于急切的告诉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或者“不听话就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后果”而忽略孩子真实的感受和实际面临的困境。我常听到许多青少年在背后嘲讽大人:“爸爸妈妈只会嘴巴说教,事实上他们要求我们的,自己都做不到。”
事实上,承认自己(人)的不完美,反而能让自己和孩子的心灵更加接近。
打个比方,也许你觉得你的孩子“应该”要善解人意、体贴他人。在你说出自己理性的期待之后,不妨也坦承自己有时无法做到,并进一步分享你过往的体验和挫折,同时也说出你亲身体会而来的方法,希望孩子和你一起努力。这样的表达方式,说不定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打动孩子。
记得七年前刚开始投稿写作,常常被退稿,最高纪录连续被退了九次,第九次收到退稿通知时,忍不住在电脑桌旁哭了起来。受到两个孩子的安慰和鼓励,才鼓起勇气投第十次,终于成功了。收到两千元的稿费后,便开开心心请孩子吃大餐分享我的喜悦。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你努力活出自己,想办法突破瓶颈,当有一天孩子遇到同样的挫折,只要你拍拍孩子的肩膀,说一些安慰的话,孩子马上能感同身受明白你不是在说教,而得到你的鼓舞,奋力再起。
孩子的心灵敏锐而直接,即便是学龄前的孩子,也能分辨出父母的“心、口”是否真的合一。因此,你愈真实,愈不像一个只会说教的控制者,孩子反而更能敞开心灵和你谈心,并接受你的建议。
有个妈妈在我的部落格写了一段动人的分享。她说,孩子出生时她才二十四岁,当时觉得养孩子是一种麻烦,不想待在家里带小孩,只想出去工作接触人群。八年后,年纪渐长,她却庆幸自己没有错过孩子的成长。因为养孩子让她重新省思,如果希望自己在孩子眼里是个怎样的妈妈,就必须努力去改变自己。因为陪伴孩子,反而让她重新体会生命的意义,重新发掘存在的价值。
与其长篇说教,不如自己身体力行。也许,我们可以把养小孩当作生命的反省和关照。只要你能用成长的角度,用人性的理解来看待自己、看待小孩。那么,你就不至于老是因为“望子成龙”的过度期盼,而把自己和小孩压得喘不过气。相反的,你可能会花一点时间思索,如何让孩子活得更快乐、更有人味?如何让孩子适才适性发挥所长,发出内在本有的光芒?更有可能的是,你会花一点时间和孩子分享你的生活,你的梦想,你的瓶颈。
人,是感情的坛子。坛子里可能装满正向的自信,也可能承载着负面的悲伤。萨提尔博士说:“孩子还小时,是透过父母传出的讯息来看待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每个人自我的坛子装什么,不是天生的,而是学习来的。你的孩子正从你所创造的家庭,随时随地学习他的坛子装着什么。”
你想为自己的坛子注入更多的爱、温暖与体谅吗?你想为自己的家庭,烙刻什么样的心灵地图呢?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先自我期许,让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