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沈阳育才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成功案例 > 正文

2021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专题复习知识梳理

发表日期:2021-6-5 作者:沈阳育才家教网 电话:159-4009-3009

周年热点专题

隋朝建立1440周年(581—2021)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时期,历来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复习时应该予以重点关注。


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一)隋朝
1.政治
隋朝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经济
开凿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沿袭北魏的均田制,颁布均田法,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3.文化
出现儒、佛、道“三教合一”的趋势,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二)唐朝
1.政治
(1)完善三省六部制:
①内容: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2)科举制: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进一步打破了特权垄断,同时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玄宗时期,设军事边镇,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2.经济
(1)唐代农业的发展: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发明了筒车。
(2)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唐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城市中市坊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3.文化
(1)诗歌:诗体完备,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2)传奇小说:由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发展而来。
(3)绘画: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4)书法:楷书大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大家有张旭、怀素等。
(5)技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具备雕版印刷技术。
·关注新教材、新观点·
1.政事堂:唐朝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2.科举制
(1)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3.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藩镇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4.唐朝两税法
(1)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三)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1.内容: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发展历程:隋朝建立、唐朝完善、北宋发展、明清僵化,清末1905年废除。
3.影响:
(1)积极:
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
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
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オ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圆中央,适应了“大一统”图片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现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选オ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2)消极:
重才轻品: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
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
禁锢思想:強化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周年热点专题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70周年(1851—2021)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1.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以基督教为外衣的农民反抗斗争)
(1)背景:①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②沉重捐税与土地兼并加重生活负担③连年自然灾害。
(2)阶段:①1851~1856全盛时期
           ②1856天京事变,领导集团发生分裂,由盛转衰
           ③1856~1864衰落时期
(3)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1853
内容: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剩余上交国库。[平均主义]
评价:积极:反封建思想斗争结晶。消极:平均主义不切实际、空想性。
②《资政新篇》1859
内容:仿效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评价: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但是缺乏实施环境
(4)评价:
①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但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无法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②提升了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的地位
③改变了清政府财政运作方式
④客观上推动了上海地区的开发
2.天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相同点:①都是近代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②都是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③都被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④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从运动的进程看,太平天国运动有统一的领导,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而这一切,义和团都没有。②从斗争的主要对象看,太平天国运动指向国内的封建主义——清王朝;而义和团运动则指向外国帝国主义。③从清政府对运动的态度看,对太平天国运动,清王朝至始至终坚持“剿”;而对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则经历了“剿”→“抚”→“剿”的变化。④从对西方的态度看,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列强的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而义和团则盲目笼统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3.近代史上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1)学技术:洋务运动
(2)学制度:《资政新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学思想:新文化
周年热点专题
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1911—2021)
【孙中山诞辰155周年(1866—2021)】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复习时要特别关注。


1.辛亥革命
(1)背景:①民族危机日益加重,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暴露无遗;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③西学东渐,西方思想传入,国人思想解放;④孙中山在1894在美国成立兴中会,1905在日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有了领导核心;⑤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全国掀起了保路运动。⑥黄花岗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高潮到来。
(2)过程:①1911.10.10武昌起义,建立湖北军政府。②1912.01.01按先前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组织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五色旗为国旗,采用民国纪年(民国=公元-1911),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1912.3.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内容:主权在民、民主共和、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其中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袁世凯设定(因人设法,有违法律严密性)。
(4)评价
积极: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消极:未能改变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未能彻底消灭三座大山对中国的压迫。
2.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作用
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周年热点专题
辛丑条约签订120周年(1901—2021)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西班牙王国、尼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1)原因
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②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经过
①1900年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 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②八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先后占领天津、北京。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①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②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⑤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辛丑条约》的影响: 是列强加给中国的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勒索了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特殊性质的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之上;改变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地位,更加强了列强向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利;严厉“惩凶”以及为德公使建立牌坊等,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永远奴役中国人民。这个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2.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签订《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1843年10月8日英国又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附件》,即《虎口条约》(或虎门附约)和《五口通商章程》。主要内容有:(1)英国取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2)英国可在中国各个通商口岸享有永久居住等特权;(3)领事裁判权。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65周年1856—2021)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双半程度,但也促进了中国外交近代化。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侵华方式: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双半程度。
《马关条约》内容: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用三千万两白银赎回);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等。
影响: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③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④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


周年热点专题
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1931—2021)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
1.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2)全民族抗战
①1937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战,分两个战场,两条战线。
两条战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全民族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国民党)↔敌后战场(共产党)【两个战场同时存在,正面战场是主要的,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
②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a.战略防御阶段:1937.7.7-1938.10 四次会战:淞沪(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平型关大捷)——徐州(台儿庄战役)——武汉。(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1937.9),指导敌后抗战。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b.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国民党:1940,枣宜会战,张自忠牺牲。
共产党:1940,百团大战。
c.战略反攻阶段:1944.1-1945.8.15
(3)意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民族工业的萎缩:抗战时期,由于日本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掠夺和国统区的战时体制,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
3.毛泽东思想形成
(1)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2)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抗战时期工业和高校的内迁
(1)原因
抗战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深入国土。
(2)表现
①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
②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3)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内因是国共结成了全民族抗战的统一战线,国人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外因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美国、苏联);正义之战。


周年热点专题
巴黎公社150周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871—2021)


巴黎公社(法语:La Commune de Paris)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标志当代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光辉起始里程碑,影响广大深远。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1.条件: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矛盾。②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③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④革命实践:马克思与恩格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时间:1848年2月
3.内容:
①阐明社会发展规律: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②指出阶级斗争在历史中的作用。
图片③揭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就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
1.成立标志:来自英、法、德、意、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于1864年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大会,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2.领导机构: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称为总委员会)。
3.原则
(1)政治原则:《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2)组织原则:《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4.主要贡献
(1)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压迫。
(2)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
5.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三)巴黎公社
1.背景:
国际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    国内背景:普法战争,临时政府投降加剧了矛盾
2.时间:1871.3.18
3.措施:





类别
内容
政权
建设
除旧
废除资产阶级的旧军队、旧警察、旧法庭,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布新
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经济建设
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规定公职人员最高薪金
教育政策
免费义务教育;开办职业学校
4.结果及原因
失败-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状态,无产阶级还缺乏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
②主观原因:无产阶级不成熟,未能乘胜追击,未能建立工农联盟,未能没收法兰西银行。
③客观原因;敌强我弱。
(四)第二国际的斗争
1.成立: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大会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
2.第二国际内部存在的斗争:第二国际成立后,内部各种派别斗争激烈,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修正主义思潮泛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五)俄国十月革命[1917]
1.背景:
①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落后国家,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②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布尔什维克党)    
③一战(1914-1918)催化剂作用
2.过程: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停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1917.11.6开始→1917.11.7《土地法令》《和平法令》→1922苏联建立
3.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对中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4.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在帝国主义势力与苏俄内部反动势力联合反扑之下,爆发了1918-1920三年国内战争,苏维埃政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周年热点专题09
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100周年(1921—2021)

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
在战时共产主义实施后,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从而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评价
(1)积极影响: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提出: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3.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的管理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作用
(1)经济: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理论: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的一次有益探索。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不同点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相同点
①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②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③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④作用:巩固了政权。
易错易混点总结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政策,它是失败的。
2.1922年,俄国一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余粮可以拿到市场上自由销售。
正确。1922年,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交完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到市场上销售。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经济又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错误。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在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是在苏维埃领导之下,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4.新经济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构想。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经济模式,而是一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略政策。列宁是把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作为资本主义来看待的,其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就是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尽管列宁最终并没有完全突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思路,但是新经济政策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周年热点专题10
苏联模式形成85周年(1936—2021)
苏联解体30周年(1991—2021)


苏联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总的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二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


(一)“斯大林模式”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方针: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2.工业化成就
(1)两个五年计划都提前完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从一个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农业全盘集体化
1.历史背景
(1)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
(2)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2.实施过程
(1)开始:从1929年集体化运动开始。
(2)结束: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3)影响: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二)“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实行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2)政治方面: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为只是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被称为“橡皮图章”。斯大林开展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思想文化方面: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成为一股社会风潮。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
3.历史影响
(1)经济上: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上:在当时的形势下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3)思想上: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三)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①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②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②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④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①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②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
③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租赁制,开始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之后改革转向政治领域,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四)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
1.原因: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阻碍;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2.认识: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尊重客观规律,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和平演变,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③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扬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依法治国。④处理好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⑤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土地革命(1919—1937)
1.中共一大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7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船上)
(1)成立背景:①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④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一大内容:
①规定了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未能正确认识国情),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②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③性质:无产阶级政党。
(3)意义: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③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党的二大
(1)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
(2)大会规定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打倒军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建立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正确认识国情)
3.中共三大:1923年,提出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4.国共合作
(1)国民党一大1924:国共合作的开始.以三民主义指导,以党内合作为方式。
创立黄埔军校1924:为革命培养人才;1925年成立广州国民政府:作为统一领导战争的机构。
(2)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1926.7-1927.7 。
①讨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②成果:工农运动高涨,共产党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同时组织大罢工配合北伐;收复了一些租界,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结果:受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势力破坏,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国共合作宣告失败。同年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政权被其掌控。
教训: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5.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
(1)南昌起义
①时间及领导人:1927.8.1,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  
②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人民军队创立开始。
(2)八七会议
①时间及地点:1927.8.7  汉口
②内容: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发动秋收起义的计划。(在此时,共产党活动中心主要在城市中,以攻打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
③影响: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为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3)秋收起义1927.9: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攻打长沙等城市,但是失败,随后向山区进军。
(4)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①1927.10建立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武装斗争:面对敌人围剿进行军事打击;
土地革命(中心内容):打土豪,分田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打击地主从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卫生产。
根据地建设: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建立全国性政权的一次尝试。
虽然此时中共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但是中共“左”倾错误仍然束缚着当时一些领导人头脑,始终觉得农村闹革命是暂时的妥协,最终还是应当回归到城市中去。
(5)局部抗战
①原因: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②抗战表现
a.九一八事变后,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b.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在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6)长征
①背景:由于博古、李德坚持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②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③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瑞金→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陕甘地区。
④遵义会议(1935)
内容:清算博古、李德军事错误,取消其军事指挥权,将军事指挥权交给王稼祥、毛泽东、周恩来三人进行指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和红军与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标志。
⑤长征的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⑥长征精神: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创新精神、团结精神。
(7)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革命
纲领
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据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革命
力量
从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始国民革命运动
革命
领导
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武装力量,独立领导革命。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和革命的开始
革命
道路
1927年,起义相继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照搬苏联革命“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性,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
纠正
错误
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内部矛盾
处理
矛盾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协调国内阶级矛盾,抓住主要矛盾一致对外,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上不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