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沈阳育才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成功案例 > 正文

家长的恐吓式教育,后果有多严重?

发表日期:2021-5-17 作者:沈阳育才家教网 电话:159-4009-3009

当孩子不听从父母要求时,父母便会做出恐吓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听话,家长们往往欣喜地看到,被吓住的孩子立刻停止那些不好的行为,变得乖顺起来,就误以为恐吓很有效,很成功。

殊不知,这种恐吓式教育,对孩子长远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可取的!

家长常见的恐吓行为有以下几种




1. 语言的恐吓


这种恐吓,是我们常见的,也是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

“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闹,我就把你送人了”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怎么这个样子?
“爸爸妈妈不喜欢不乖的孩子。”
“再不听话,坏人就会把你抓走。”
“再不睡觉,大灰狼要吃掉你喽。”
“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起来了!”
“你要是再这么不懂事,大夫就来给你打针了!”
……

有没有感觉特别熟悉呢?是不是经常说这样的话,或者小时候老听见爸妈这样说?其实,类似于词中的恐吓语言还有很多,家长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来束缚孩子当下行为,但是这些语言却会给孩子带来一种被抛弃的潜意识影响,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无法感触安全感。



父母可能觉得这只是吓唬吓唬孩子而已,但年幼无知的孩子可能真的会当真,也有可能会记一辈子。

“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再闹,我就把你送人了”
……

这些虽然都是气头上的话,但孩子却会当真。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只会让原本的关爱变了味道,不但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还破坏了亲子关系。

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只有好好听话,才不会被抛弃。这种情绪会逐渐演化为习惯性焦虑,即使成年后也无法彻底摆脱这种不健康的心态。

而这也极易让孩子养成讨好型性格。孩子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会努力装出一副乖巧听话的样子。



“再不听话,坏人就会把你抓走。”“再不睡觉,大灰狼要吃掉你喽。”……

这种方式,很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有网友说:家里的长辈经常这样教育我儿子。以至于,好好一个男孩子,性格唯唯诺诺,去动物园看个动物,都吓得往大人怀里钻。逢年过节回老家,听见鞭炮声就哭。



“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起来了!”
“你要是再这么不懂事,大夫就来给你打针了!”
……

长此以往,这些职业在孩子们心中就会被妖魔化,潜意识里就会很讨厌他们,很多孩子本该向他们求助,最后却选择了放弃。

所以呀,家长朋友们可别用警察医生护士吓唬孩子了,这些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而存在的职业,要教会孩子,有困难,找警察叔叔,医生护士都是白衣天使!

2. 行为的恐吓


行为恐吓在某种程度上与语言恐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行为恐吓的常见表现有,行为冷暴力、忽视孩子客观存在,还有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带着孩子一起“轻生”等。

我们需要明白在孩子内心世界里,父母就是天,在这个时候父母的表现会给孩子带来或少或多的安全意识。

如果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总是采取冷暴力措施,忽视孩子提出的问题,这种行为必然会给孩子内心深处带来行为落差,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如果父母老是对孩子进行行为上的“暴力”,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怯懦、自卑、甚至是伪善,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屈服,将来也更易屈服于比自己强大的“恶人”,从而更容易受欺凌。


请停止这种“恐吓式教育”





“恐吓式教育”会给孩子带来担忧和不安,在孩子心理上也会留下一些阴影,强化孩子对一些未知事物的恐惧,甚至会对社交感到恐惧,乃至不信任别人。

而且医学资料表明:恐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强烈的恐惧气氛和突发的恐惧事件,会使人的神经中枢受到强烈的劣性刺激。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各组织器官较为脆弱,功能亦不完善,即使是突受惊吓后没有出现危急症状,但因其抗御恐惧的能力较弱,时常可有恐惧情绪滞留,使内分泌功能受损,导致发育减慢,语言障碍,听、视力下降和消化系统发生毛病。

要知道,我们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害怕,而是想让孩子意识到行为的错误,走向正确的道路。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与其恫吓、诱骗,不如正面管教,既帮家长获得预期目标,也帮孩子培养起正确的行为。

1. 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正向引导


“苏格拉底式”提问,即用启发式提问,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不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心。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男孩晋毓非要跟弟弟挤一张床睡觉,全家四口在一张床上太拥挤了,妈妈想让他改变做法。

但她并没有粗暴地呵斥他:“你再跟弟弟挤,我就揍你。”

而是很耐心地跟他沟通。



她先问:“你为什么喜欢跟爸爸、妈妈、弟弟睡在一起,你能告诉我原因吗?”孩子摇头,不吭声。

妈妈又问:“是因为弟弟睡着后,所以你也想跟我们一起睡吗?”孩子点头。

妈妈又反问:“那你觉得弟弟可以睡小房间了吗?”孩子说:“可以。”

妈妈又问:“如果弟弟不愿意的话,你能不能帮我?”孩子:“嗯。”

“那我们晚上试一下可以吗?”孩子:“嗯。”

“然后我们就自己一个人睡了?”孩子:“嗯。”……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害怕,而是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

养育孩子有困惑、有难题,这是正常的,父母绝不能以恐吓或哄骗的方式达到目的。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这才是正向引导的打开方式。

2. 以结果为导向正向激励


有位朋友的孩子三岁多了,特别喜欢看跟汽车有关的动画片,经常因为想看电视,在家大哭大闹,或者是一看电视就忘记吃饭。

因为孩子太小,朋友也无法给他讲道理。有时因为其他的事情特别生气,应对的方式很粗暴,要么直接关掉电视,要么吓唬他:“要是这样,爸爸等下回来了就要揍你了。”

收效甚微,还经常把他惹哭。

后来有位认识的心理老师告诉她,不如用“正面承诺取代负面威胁”试试。毕竟孩子现在也能听懂话了,找个他感兴趣的事情,转移一下注意力。

再看到孩子因为看动画片而大哭的时候,朋友对儿子说:“我们先去找一找你的小汽车,跟他们玩儿一会儿,我就奖励你半小时看电视。”

有时候时间恰当的话,也这样说:“你先是看电视呢,还是先跟爸爸妈妈一起去院子,跟其他小朋友们换小汽车玩儿呢?”

前者以奖代惩,后者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样以结果为导向,正向激励,孩子就不再固执了。

3. 放下条件去爱孩子


现在有些父母竭力让孩子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并把这样的付出,当成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此时爱已被放到次要的位置,排在自己的期望之后了。如果不让孩子做自己,不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孩子,都只是在精神上奴役他;只能说,父母们由爱出发,但是根本没有走到爱。很多的父母,会希望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爱自己。如果你要是爱一个人,你会觉得他就是他,你就是你才对。两个人都无需失去自我,这才是爱的本质。

被粗暴吓大的孩子,会闹、会欢笑的天性泯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表面很听话、内心很恐惧的焦虑孩子。这样的孩子是你们希望的吗?

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父母能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放下条件。

不因他听话而爱他,不因他调皮而责骂,不因他取得成绩才欣赏,不因他不遂我们的心而恫吓。

教育不是恐吓,它应该是坚定中蕴含着爱的。孩子是我们愿意拿生命去爱的人,切莫因为你的无知而害了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成长过程中,尽量为孩子建立安全可靠和谐温暖的环境,相较于威胁性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更利于孩子成长。

为人父母一定要清楚,成长路上,孩子需要的是爱、掌声、正确的导向,唯独不需要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