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书或电视剧,在描写亲子冲突关系上,为什么多是妈妈与孩子来演绎?没有人天生就很会教养,甚至有祖母级学者呼吁父母可以“停止教养”。但在扬弃教养之前,该检视社会对母亲的期待经常过于沉重,常常忘了父亲也是育儿路上必须一起同行的伙伴。
还记得公共电视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刚推出时,便引起广泛讨论,当时我的脸书洗版文也充斥着相关的评论或观后心得,做父母的我们,不管主动或被动,似乎都被卷进这波的风潮。
网路上部分的文章将焦点放在父母和孩子同样的无助,我们常常忘记“做父母”是学习的过程,大人也会焦虑彷徨,随时需要拉一把的协助。但更多的是无情赤裸的指控,检讨的声浪指向那些以爱为名,对孩子进行高压钳制和规训的父母,特别是母亲。
几年前读过作者吴晓乐的原著,不论是书还是电视剧,在亲子关系中和孩子对决、撕裂的身影,几乎都是母亲。这不仅反映出日常真实的安排:妈妈往往是孩子主要的照顾与教养者,更揭露社会对妈妈的沉重期待:我们的肩头上背负孩子的未来,成功或是失败。但,为什么是妈妈?被给予教/养任务的是妈妈,当孩子病了、受伤了、失控了,被控诉的、被谴责的也是妈妈。
谁天生会教/养小孩?
成为母亲后,我发现养育小孩不是女人的天赋本能,小孩哭了,怎么办?打喷嚏是过敏、还是着凉?天热天冷,衣服该怎么穿?这些听起来简单不过的问题,我都花了好长的时间摸索。养孩子,没有可以按图索骥的说明书,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答案,孩子的成长,得依靠“我们”彼此的合作。括号里的我们,理论上除了孩子和我,应该包括我的另一半。
不过,小孩还小的时候,因为先生的工作需要值班,加上他常以“我不会”、“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会紧张”等听起来十分合理的借口,造成他在育儿过程中的低度参与(虽然他已是同侪中盖章认证的好爸爸)。
孩子脱离四脚动物,开始发展他和这个世界的连结后,先生不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不会教孩子”、“孩子就给你教了。”我虽然明白在原生家庭里受挫的亲子关系,让另一半失去信心,但这些说法,听起来还是很像推诿之词。我经常忍不住翻白眼回道:“谁会教小孩啊!”起码,我的专长绝对没有“教/养小孩”这一项。
教养是可怕的发明
再过几个月,孩子就6岁了,也是我成为妈妈的年资。我那个身为“资深妈妈”的母亲,不时会揶揄我教/养孩子的方式,她常笑说:“妳才养一个小孩就这么累,我们那个时代,那些养很多个的,不知道是怎么活下来的。”
在现代,育儿确实是庞大的工程,照顾孩子的生理需求只是最基本,还得执行大量以目的导向的教养活动,这个迷信专家、网路高度发展的时代,科学研究的结果被转译为随手可得、容易阅读的短文,“黄金关键期”、“儿童发展”、“左右脑开发”成为育儿、教养的咒语。专家、名人与成功部落客出版的“教养书籍”开始攻占畅销书市场,入侵妈妈们的日常生活,但我们可曾想过,“教养”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现代的产物。
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教养是一种可怕的发明》一书中指出,教养作为动词,在70年代后的美国社会,才广泛地被使用和讨论,“照顾孩子”慢慢脱离亲子关系中爱的本质,逐渐发展为任务导向的工程,透过教养,我们期待将孩子捏塑成“优秀”、“成功”的人。
我们越来越难享受和孩子单纯相处、亲密互动的时光,而是将时间规划为有教育意义、促进智识发展的活动。而妈妈往往一手包办所有的安排工作,同时也为孩子的各种“万一”焦虑:万一他表现不如预期,万一他没念名校,万一他的人生失败……。
重新思考育儿教养的分工
高普尼克在她的书里,邀请父母停止“教养”,期许家长不再做雕塑孩子的木匠,而是扮演园丁的角色,园丁无法操控天气,所能做的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跟随四季、气候的变化,绽放自己精彩的生命。
我认同高普尼克的理念,却又知道在被“教养”全面渗透的生活里,执行起来有多艰难。在“扬弃教养”能成为一股力量之前,我们可以先重新思考育儿教养的分工,打破“妈妈是最佳照顾者”的迷思,让“错过孩子的成长”不再是许多父亲的遗憾。
在育儿、教养跌跌撞撞的路上,有伙伴一起同行、破关;当面对与孩子的冲突、剑拔弩张时,没有人需要独自承担所有的压力。这不是因为科学研究主张,爸爸的参与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发展,而是回到亲子关系本身,不论你是母亲或是父亲,借由照顾过程,爱孩子与感受孩子的爱,都是生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