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沈阳育才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成功案例 > 正文

管教,该以爱和理解为基地

发表日期:2021-3-24 作者:沈阳育才家教网 电话:159-4009-3009
“你是客人还家人?”社群网站的一支教养影片引起众多讨论,有人支持这样的教养方式,有人相当反对,身为父母的两难是:希望孩子有好品格,但也怕在管教中伤了亲子关系,管教那条线要划在哪里,才能当个不卑不亢的父母?


近日网路上出现一则影音:荧幕中,一名不满5岁的小女孩啜泣着,荧幕后面的母亲以冷静的语气询问小女孩:“还需要一次机会吗?”“家人是什么?”“客人是什么?”小女孩则忍不住一边抽噎一边认错自白,说:“家人是会互相帮助的……客人来玩玩就会走...…”“还有很多今天你没有讲到的地方,我也需要改变......

这段影片被许多媒体引用,但引起观影者两极化的反应。支持者认为,小孩就是要从小教,妈妈做得对;反对的意见包括,这段影片看起来很类似被逼着面对镜头的人质证言,残忍且不堪。

亲子作家陈安仪在粉丝专页陈安仪的窝心团写道:“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当孩子哭得激动、大呼小叫、或是哽咽难过,父母首先该做的事,不是『教育』,而是“同理』……同理绝对不是拿出摄影机,录下她的哭泣,再放上网路...…

另一位亲子作家番红花,更坦言自己“无法面对这样的现象保持礼貌一句话不说”。她指,无论自己是幼儿或老人,都不能接受母亲把自己哭泣脆弱的告白,拍成影片公诸于世。

《亲子天下》执行长何琦瑜也在自己的脸书页面评析:“仅仅换位思考,想像一下这位妈妈做在孩子身上的一切,放在大人身上,我们可以接受吗?”即使是为了“帮助他人”,我们多半不会对任何一位成人,包括你的另一半、同事或下属这么做,原因是“任何一个有自由意志的、跟我有良善关系的、健康的成人,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对待,他会觉得被公审,被羞辱,被霸凌。”

当年幼的孩子做错事,情绪不稳定时,大人可以怎么做?

谘商心理师、台北艺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许皓宜指出,看完影片,相信这位母亲的原意不是虐待儿童,不过,“对于年幼孩子而言,他们在情感上需要被包容、撒野的空间。”她指出,婴儿从一出生就是以自我中心,但是唯有她们体验到被包容、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未来才能长成独立、健全的性格。许皓宜也说,母女关系会影响一辈子。许多女性当母亲以后都会说“我绝对不要像我妈一样”,但来自母亲的影响,其实非常非常难摆脱,就算再怎么刻意“不一样”,最后都会发现,和自己的母亲很像。许皓宜建议:“让母女之间能有多一点美好的感觉和连结,这对人格发展绝对有正面的影响。”

清华大学幼教系副教授周育如指出,关于“道德教养”,东西方存在文化差异。在华人父母教养研究中,有一种“耻感教养shaming”,被认为是华人教养文化的特色,研究发现,不少华人父母透过“令孩子羞愧”来达成道德教化的目的。“这有时很有效,但也对孩子造成很多负面效应,”周育如提醒。若以影片中的个案为例,周育如认为,孩子可能只学到“犯错后孩子如何回应父母”,例如一直道歉、尽量表现后悔等。若要教孩子懂得收拾或对家里环境分摊责任,“最好还是以正面的方式对孩子说,家里好乱,妳是家里宝贵的一分子,我们一起来收吧!”她建议。

面对孩子犯错,第一步绝不是录影上网,而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该如何拿捏管教的界线?

原则一、建立关系,先于管教

关于教养的建议太多,如果没有一开始就了解自己和孩子的个性,了解自己的教养期待与方向,父母很容易迷失在“怎么管?”的技术层面。

了解一些管教技巧是必要的,善用技巧但不倚赖,所有的管教技巧都是为了协助孩子过渡到自律、自主的方法。《幼教老师的教养魔法》一书建议父母,花几分钟为自己建立“教养白皮书”:思考“你对孩子的期待”、“你会如何描述身为父母的自己”,从中找出适合你的管教技巧,加以练习,也才不会困于茫茫的教养资讯不知所措。

原则二、不只管理行为,更要在乎情绪

“当一个孩子行为没有大状况,功课也还可以,我们都觉得这个孩子不需担心,”亲子教养专家杨俐容点出许多家长的迷思,她认为,学校和家庭对于情绪的忽略,让我们不在乎孩子心里的微小变化。

当你又被孩子行为气到脑充血时,提醒自己: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正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这个时刻,什么都不做,只是过去抱抱他说:“妈妈很爱你。”对大孩子说:“我知道。”等情绪过后再来处理事情。除了重视孩子的情绪,你更要在乎自己的情绪处理。当孩子故意说:“我讨厌你!”“你那么丑,我长大以后不要像你。”这类的话测试你、激怒你时,你当然可以生气,你可以跟他说:“我真的很生气,我现在不想跟你谈这个问题,我们明天再来处理。

允许自己当一个“有人性”、“会生气”的父母,但也要提醒自己,父母就是要当一个比孩子成熟、能够自我控制的人。你的包容会让孩子有力量面对自己的情绪和错误。你梳理自己情绪的“示范”,也是他最好的身教。

原则三、以爱与了解为基地

“管”和“教”其实是两件事情:“管”是一种权力关系;“教”则必须建立在爱与了解之上。而且这个爱是“没有条件”的,只是因为你是你,所以我爱你。了解管教技巧固然重要,但是了解孩子负面行为后的动机更是关键。许多负面行为是表征,是孩子求助的方式。如果你不够了解孩子,很容易在负向行为出现时搜寻有效的管教技巧,因为没有“对症下药”,所以那些技巧用起来效果不大。

所有的管教都不要忘记,我们是为了让这个家更好、让孩子更好,也因此,我们愿意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够好的人、更好的父母。但是,即便你再努力,也只能尽力给孩子爱和有方向的管教,却无法期待他长成想像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