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沈阳育才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成功案例 > 正文

2021年中考道法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

发表日期:2021-3-10 作者:沈阳育才家教网 电话:159-4009-3009

 道德与法治学科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类(一)

请输入

“本质”“实质”类

请输入

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5.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最”类

请输入

1.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

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效力、法律权威的法律宪法

3.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4.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律

5.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是刑事违法行为(也称为犯罪)

6.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

7.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8.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10.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11.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员会

12.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

13.党和政府为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所采取的措施: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4.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5.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16.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7.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

18.精神最为富足的人,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是奋斗者


道德与法治学科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类(二)




【“基本”类】



1.人的基本情绪有四种喜怒哀惧

2.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6.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9.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0.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前提)一个中国原则

1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2.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13.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正义; 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14. 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15.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

16.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17.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18.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

19.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20.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自救自护方法

2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2.监察委员会的基本职权监督、调查、处置。

2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基础”“基石”“标志”类】



1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3.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

4.犯罪的法律标志刑事违法性

5.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

6.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家安全  

7.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8.实现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多样性

9. 基础性情感安全感。 高级情感: 道德感

10.国际竞争的实质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1.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

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

13.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14.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5.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


“核心”类

1.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2.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3.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4.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6.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8.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前提、关键”类

1.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家安全。

2.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多样性。

3.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

4.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


“国策、政策、制度、方针、战略、方略”类

1.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等。

2.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①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关键作用(政策:巩固和发展)

②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鼓励、指导和帮助)

③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鼓励、支持、引导)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9.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0.我国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

12.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13.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原则”类

1.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民主集中制。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本质、实质、性质”类

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7.人民法院的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

8.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9.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体现、表现”类

1.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

2.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

4.自信的中国人的具体表现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5.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6.创新精神的表现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目的、目标”类

1.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保证、保障”类

1.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监督。

2.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

3.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

4.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

5.自由的保障法治。



“重要、地位”类

1.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

2.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

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着关键作用。

5.诉讼的地位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的途径——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


“最、第一”类

1.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

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

3.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4.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

5.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

6.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人民政府——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权)

8.我国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机关——监察权)

9.我国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机关——司法权)

10.我国最高检察机关(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

11.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机关——审判权)

12.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


“特征、特点”类

1.法律的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犯罪的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3.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

4.中华传统美德的特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5.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

6.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7.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①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②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8.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9.世界文化的特点多样性、丰富性。


“数字”类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两个阶段”战略安排①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7.“四个尊重”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8.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9.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0.根据违法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类别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①民事违法——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②行政违法——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③刑事违法(犯罪)——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关系”类

1.家风与国风的关系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国风引导家风。

2.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7.改革与创新的关系:①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8.科技发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①科技发展为法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②法治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