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的时间安排
平时,我们在家里尽可能地采取平等的沟通原则,也适用于孩子课后社团和活动的安排,在登入学校报名系统前,一定会和他讨论、尊重他的选择,唯一的例外就是——钢琴课。
小学一年级时,在我和爸爸的利诱、鼓励下,孩子勉强同意。我们的想法很单纯,并不是期待孩子的琴艺有多么精进、参加比赛过关斩将,只是希望他能有机会接触音乐,看看是不是能发展出可以长久陪伴的人生兴趣。
在小孩长大的过程里,我一直相信每个孩子的无限潜能,需要的只是跨出第一步的机会,以及家长适度和适时的陪伴。
和孩子“站在一起”
看着对于钢琴课有点犹豫的孩子,我放弃苦口婆心的劝说,选择和他“站在一起”。我每周开始跟着孩子上钢琴课,不是坐在旁边看他弹琴、练琴,而是和他一起从零开始,在白键和黑键组成的世界里,开始我们的豆芽菜之旅。
朋友们得知后,不是开玩笑的说我当妈妈当得太过认真,就是赞叹我陪孩子学琴的决心。我的动机很简单,除了希望借由自己的参与带给孩子多一点学习的动力,也抱着神农氏的精神,以肉身经验练琴的甘苦。
想起孩子足球俱乐部的小伙伴,曾在一场赛事结束后对我说:“阿姨,你们大人又没有像我们一样,在球场上跑来跑去,怎么知道我们累不累啊?”是啊!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扮演的只是旁观的角色。
在这之前,我最后一次接触五线谱是国中时候参加合唱团,没碰过任何乐器的我,有了初体验:“喔!原来学乐器是这么一回事。”
身边不乏孩子曾经或是正在学习乐器的妈妈朋友,偶尔会听到大伙轮番抱怨孩子一遇到练习就会发作的拖拉症,或是催促过程里的亲子冲突和剑拔弩张的场面。练琴这件事情确实不完全是有趣的,身体得重复单调的练习、记忆反覆的动作,很多时候,身体跟不上大脑运作的我,还得花时间消化反应慢很多拍带来的挫折。
不过,练琴这件事情是诚实的,尽管没有什么音乐才能,但中年学琴的我也能感受到花时间练习,这个简单的法则所带来的无穷回报。一个弹的破碎、不流畅的乐句,再练习了一百次之后,会锐变为美妙旋律。
和孩子相较,我已经很久没有接触新的事物、开始新的学习,理论上知道练习的重要性,不过却忘记了学习过程必经的不熟悉、挫败,甚至是伴随而来的放弃。我们一起学琴的这一年多,绝对不是无风无浪的顺遂。
我记得孩子跟不上节拍的挫折,撕了一页的琴谱,还有当下快要满满溢出的情绪。我记得孩子偶尔遇到难度较高的曲子,不断的在特定的小节卡关时,把琴谱摔在地上发出的啪嗒声响。
或许是自己也在经历相似的过程,我没有轻松的对孩子说出:“没有那么难!”“你可以做到的!”也没有斥责他不该乱发脾气。确实,掉入练琴的挫折怪圈里,并不好受。
陪伴的同时,父母也在成长
没学钢琴之前,看着熟练的演奏者,很容易产生弹琴原来没有那么困难的假象。和孩子一起学琴的这段时间,我常想起小时候到成年后学习和适应新事物的不顺遂;学骑脚踏车时得克服害怕跌倒的恐惧;学游泳时总会担心换气时呛水的不适;刚到美国留学时,听说的反应跟不上英语母语者的速度。
不过,看着孩子接触、学习新事物时,我却忘记了自己在各种“新手”阶段的心情。有时候,为了要鼓励孩子、增加他的自信心,我选择简单化的策略,却忽略了告诉孩子挫折是经常性的存在,以及时间累积和不断练习的重要。
有时候,一不小心,我会从大人的角度,在心里碎念:“有这么难吗?”轻忽了新的学习原本就是心智与身体习惯的重新养成,并不容易。
原本只是想多给孩子一点学习动力的中年钢琴之旅,意外地让我换位思考,重新看待陪伴的功课。作为被各种教养文轰炸的现代家长,我们可能都认同父母应当是孩子学习路上的陪伴者,不过,什么是“陪伴”?是负责帮孩子把课表填满的规划者吗?是总是担心孩子怠惰的督促者吗?是场边摇旗呐喊的加油支持者吗?重回到学生的身份,让我对于什么是“陪伴”孩子,有了新的体悟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