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发射升空,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面成功着陆(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嫦娥三号”从发射到成功登月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B.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渐增
C.南京白昼时间渐长 D.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渐大
2.由于月球的黄赤交角只有1°32′,远小于地球的23°26′,所以月球表面环境( )
A.昼夜温差小 B.不会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C.季节变化小 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下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B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达到一年中极值的是( )
A.白昼长度 B.大气温度
C.正午影长 D.降水量
4.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表格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回答5——6题。
5.根据图文材料信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江南丘陵 D.华北平原
6.下列地理现象中,符合该地此时期情况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正处于6月
C.白昼逐渐增长 D.黑夜逐渐增长
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7——8题。
7.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下图为某地(70°N)一天之内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当北京时间6:00时,太阳移动至位置②,读图回答9——11题。
9.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是
A. ①②③④① B. ④③②①④
C. ①④③②① D. ④①②③④
10.当太阳运动至②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 20° S,150° W B. 20° S,30° E
C. 20° N,150° W D. 20° N,30° E
11.这一天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①此地可以观测到绚丽多彩的极光 ②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③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达到最小 ④上海昼渐短夜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下图,圆弧abcd为某一纬线圈,O为圆心,a、c为晨昏线与该纬线圈的两个交点,b、d分别为abc弧和adc弧的中点。读图回答12——13题。
12.若圆弧abcd为北半球某一纬线圈,a地此时日出,∠aob=120°。下列关于圆弧abcd上各地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B.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该日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D.该日白昼时间短于20°S上的各地
13.若a地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的一半,地方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早2小时,∠aoc=130°。则下列各地地理坐标可能为( )
A.a(30°E,45°N) B.b(145°E,45°S)
C.c(160°E,60°S) D.d(95°W,60°N)
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箭头指向正北,P、Q两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P、Q线两侧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4——15题。
14.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
A.8 时 B. 12 时 C. 14时 D. 20时
15.该日(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P、Q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D.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某市(约21.5°N)的小丽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家南北均有阳台;三栋楼的楼高均是48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如图所示,有一停车场(车位布置如右图)。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6——17题。
16.小丽的爷爷不想买太高楼层,婆婆希望更安静,小丽自己要求正午室内不要出现晒不到太阳的情况,小丽家最好买二栋的( )
A.2楼 B.7楼 C.10楼 D.都可以
17.小丽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
A.甲车位 B.乙车位 C.丙车位 D.丁车位
下表为2015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18——20题。
18.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 )
A.7° B.8° C.9° D.10°
19.M日期最可能为( )
A.l月22日 B.2月22日 C.4月22日 D.5月22日
20.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白昼长
度。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 )
A.10月22日的甲城 B.M日期的甲城
C.10月22日的乙城 D.M日期的乙城
下图中O为极点,弧CB为晨昏线一部分,且与某纬线圈相切于C点;B点地方时为4时。读图回答21——22题。
21.若C点经度为30°E且C点纬度达到最低,则北京时间是( )
A. 6月22日9时 B. 12月22日6时
C. 6月22日21时 D. 6月23日6时
22.当C点向O点靠近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雪线不断上升
B. 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
C. 湄洲岛妈祖石像(约25°N)正午影长逐渐缩短
D.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渐长、夜渐短
读“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24.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25——27题。
25.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6.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2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
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读图回答28——29题。
28.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9.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 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30.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可能储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① C.③① D.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2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下图分别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图(左图)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
分布(右图)。
(1) 若上右图所示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上左图a、b、c、d 四段中的哪一段,说出判断理由。(4分)
(2) 比较上右图中M、N、Q三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b段时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4分)
(3) 比较N、M 两地该季节气温特点,分析主要原因。(12分)
(4)概括Q地此时植被景观的主要特征 , 并说出原因。(4分)
32. (16分)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4分)
(5)Q地位于M的 方向。(2分)
(6)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 。(4分)
周测卷(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据题干“嫦娥三号”从发射到成功登月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往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渐快,1月初最快,故A项错误;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渐低,故B项错误;南京白昼时间渐短,故C项错误;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渐大,故D项正确。
2.C【解析】月球有自转,故昼夜温差较大,A项错误;有黄赤交角的存在,说明有极昼、极夜现象,季节变化较小,有太阳直射现象,故B,D项错误,C项正确。
3.C【解析】读图,图中B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是90°,影长为0,该地达到一年中极值的是正午影长,C对。根据图中日期,6月22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说明位于南半球。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白昼长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A错。一年中大气温度最高值在夏季,一般用7月份表示,最低值在冬季,一般用1月份表示,B错。不能判断降水量状况,D错。
4.A【解析】图中P点日期是12月22日,表示的这一天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A对,C错。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B错。冬至日,地球公转位置靠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D错。
5. A【解析】读图,根据图文材料信息,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是14点,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是90°E,可能位于青藏高原,A对。四川盆地、江南丘陵、华北平原经度在100°E以东地区,B,C,D错。
6.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阳光照射在室内的面积先缩小后增大,说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增大后减小。此时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应在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减慢,A错。正处于6月,B对。白昼先增长后缩短,C错。黑夜先缩短,后增长,D错。
7.B【解析】6月22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当地为23°26’N;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左右,12月22正午太阳高度在6°左右,且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2°左右,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接近南回归线,夏至日太阳高度角大于丙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所以可判断出乙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的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的太阳高度大,说明丁比甲更接近回归线,纬度比甲地低。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乙丙丁甲;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四地中线速度由大到小为乙丙丁甲。故B正确。
8.D【解析】据上题的分析可知,自北向南依次为甲丙乙丁,故D正确。
9.D【解析】读图,太阳移动至位置②,位于该地正南方向,即当地是正午时间。在正北时,仍有太阳,说明是极昼现象。日出正北,先向东南移动到正东方向,再到正南、正西方向,回到正北方向。所以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是④①②③④,D对。
10.C【解析】根据材料,当北京时间6:00时,太阳移动至位置②,位于该地正南方向,即当地时间是正午。可以计算出②位置的经度是1500W,根据图中太阳高度,在正北时为0°,判断70°N刚好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20°N,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0°N,150°W),C对。
11.A【解析】这一天70°N是极昼,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观测到绚丽多彩的极光的时刻是极夜时期,①错。北半球接近夏至,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②对。接近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较大,③错。太阳直射点可能正向南移动,上海昼渐短夜渐长,④对。A对。
12.C【解析】若圆弧abcd为北半球某一纬线圈,a地此时日出∠aob=120°。 b、d分别为abc弧和adc弧的中点,所以b点是正午12点,圆弧abcd的昼长是16小时,应位于中高纬度,A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但不能判断达到一年中最大值,B错。该日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是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C对。该日白昼时间长于20°S上的各地,D错。
13. C【解析】若a地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的一半,说明该纬线是60°,A、B错。地方时比格林尼治时间早2小时,则a地的经度是30°E。A错。∠aoc=130°,若该纬线是60°N,则c点经度是100°W,d点经度是35°W。若纬线是60°S,则c点经度是160°E,C对。D点经度是95°E, D错。
14. C【解析】图中阴影部分是夜半球,PQ为晨昏线,图中箭头指向正北,也就是P在Q的正北方,且P、Q两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那么说明这两点所在的纬度相同,且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作PQ的垂直平分线,则
二、综合题
31.(1)d(2分)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北半球同纬度大陆气压值高于海洋)。(合理即可得2分)
(2)昼长:M >N >Q;(2分)正午太阳高度:M<N<Q。(2分)
(3)该季节为冬季(1月前后),(2分)N地气候温和月均温在0℃一10℃之间;(2分)M气候寒冷,月均温在0℃以下。(2分)原因:N地受暖湿的盛行西风影响;(2分)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2分)M地受寒冷的亚洲高压控制(或大陆气团控制)。(2分)
(4)草木枯黄。(2分)受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2分)
32. (1)(20°S,120°W)(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