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试题
生物
命题人:高三备课组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2.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的菌落表面有荚膜
B.S型菌与R型菌表现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肺炎双球菌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注射到小鼠体内肺炎双球菌能够引起免疫应答
3.小香猪的体色由黑色变为白色是细胞核中某基因发生碱基对改变,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的结果,下列各项中也会发生改变的是
A.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r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所编码蛋白质的肽键数目 D.该基因的基因频率
4.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为(3m-2n)/2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5.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6.结合题图分析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若a表示小肠黏膜,b表示促胰液素,则c可表示胰岛细胞等
B.若a表示甲状腺细胞,b表示甲状腺激素,则c只能是垂体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C.若a表示T细胞,b表示淋巴因子,则c可能是B细胞[来源:学科网]
D.若a表示突触前神经元,b表示神经递质,则c不可能是肌肉细胞
7.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苯丙酮尿症 C.猫叫综合征 D.多指症
8.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TCT
9.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B.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
C.自然条件下,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 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0.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
A.F1,基因出现重组 B.F1,性状开始分离
C.F2,性状开始分离 D.P,基因开始分离
1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说法,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不等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2.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
A.能稳定遗传 B.单倍体 C.有杂种优势 D.含四个染色体组
13.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物种组成
B.新物种形成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C.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14.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小而弱且高度不育 B.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可获得三倍体
C.杂交育种的原理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诱变育种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良生物性状
15.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16.海龟中有连趾(ww)和分趾(WW、Ww)两种类型,开始时,连趾(w)和分趾(W)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和0.6。当海龟数量增加导致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更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海龟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缺少食物的特殊环境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B.海龟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C.海龟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海龟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的进化
D.海龟基因频率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说明海龟已经进化形成一个新的物种
1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C.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D.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都会患遗传病
18.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来源:Z+xx+k.Com]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19.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反射活动过程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
20.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身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项、B项和C项
21.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高低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22.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2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形成突触小体
B.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位
2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A.红细胞吸水增加 B.胰岛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25.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6.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学习是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C.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瞬时记忆加以注意可以形成短期记忆
27.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B.脑干有维持生命必要的呼吸中枢
C.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D.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28.下列关于内环境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B.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C.在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来源:学,科,网Z,X,X,K]
D.是多细胞动物体能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
29.人的体细胞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能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块,通常位于间期细胞的核膜边缘,称为巴氏小体。分析错误的是:
A.男性的体细胞核中出现巴氏小体,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巴氏小体的形成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C.对参赛的运动员进行性别鉴定时可采用观察巴氏小体的方法
D.取女性的少许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制片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到巴氏小体
30.下列对小麦植株某些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具有叶绿体
B.保卫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是因为其具有线粒体
C.成熟区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是因为其具有大液泡
D.分生区细胞能形成纺锤体是因为其具有中心体
31.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 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4条RNA正在合成 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条多肽链
32.下表是细胞生长前(阶段1)和生长后(阶段2)的一些数据:
组 别 |
长度(um) |
直径(um) |
壁厚度(um) |
细胞体积 (um) |
液泡体积(um) |
阶段1 |
26 |
24 |
2 |
12600 |
600 |
阶段2 |
36 |
33 |
2 |
336000 |
273000 |
当细胞从阶段1过渡到阶段2发生的变化是
A.只吸收水分 B.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
C.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 D.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
33.菊花的紫花和白花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紫色(R)对白色(r)显性。现克隆到控制紫色的基因R,如果打算利用上述材料开展研究,那么下表选项中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方案 |
实验目的 |
A |
将R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大量表达紫色蛋白 |
生产紫色蛋白用作染料 |
B |
某紫色植株与纯合紫花植株杂交 |
判断基因型 |
C |
将控制开紫花的基因转入其他植物中 |
改变受体植物花的颜色 |
D |
用紫色杂合子的嫩芽组织培养获得纯合子植株 |
用于育种 |
34.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 ①高产、感病; ②低产、抗病; 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A.利用①、②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D.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获得c
35.某地区的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因此,这些植物可能是
A.单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杂交种
36.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
B.果蝇(XXY)可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C.OY果蝇最可能是因为其母本减数分裂异常所致
D.果蝇的性别取决于Y染色体是否存在
37.下图显示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及其智障儿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不考虑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情况下),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是
A.父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 B.母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
C.母亲染色体发生缺失 D.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
38.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利用了花粉细胞的全能性
B.a-h过程中细胞内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d-e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D.不考虑突变,c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39.小鼠的尾弯曲对尾正常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用自然种群中的一只尾弯曲小鼠和一只尾正常小鼠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尾弯曲:尾正常=2:1。研究表明:出现这-结果的原因是某种性别的个体为某种基因型时,在胚胎阶段就会死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控制尾弯曲和尾正常的基因可位于x染色体上
B.控制尾弯曲和尾正常的基因可位于常染色体上
C.这对亲本小鼠的基因型可能为XAXa和XaY
D.分析致死个体的性别和基因型时,可提出合理的假设只有2种
40.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分成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
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 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相同
C.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 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二、简答题(共50分)
41.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这类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某同学为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内含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①:获取该基因的双链DNA片段及其mRNA;
步骤②:加热DNA双链使之成为单链,并与步骤①所获得的 mRNA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
步骤③:制片、染色、电镜观察,可观察到图中结果。请回答:
(1)图中凸环形成的原因是 ,说明该基因有 个内含子。
(2)如果现将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逆转录得到DNA单链,然后该DNA单链与步骤②中的单链DNA之一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理论上也能观察到凸环,其原因是逆转录得到的DNA单链中不含有 ____________序列。DNA与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碱基配对类型有 种,分别是 。
42.已知某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的一对常染色体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A、a,该对同源染色体由于某种原因
易发生片段的缺失(缺失部分不含有A和a基因),含有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现有两株个体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现将个体1和个体2做杂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后代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2)若杂交后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AA的三倍体,则其原因是:由于________(填“个体1”或“ 个体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了含A的配子;由于___________(填“个体1”或“ 个体2”)在进行_____________(填“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异常,产生含两个A的配子,与含有1个A的配子受精而产生。
43.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变异问题。
Ⅰ.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亲代M的基因型是 ,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 。
(2)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 (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 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
Ⅱ.人类中食指长于环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L表示长食指基因,TS表示短食指基因)。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TLTL时才表现为长食指,而女性只有基因型TSTS为时才表现为短食指。回答有关问题:
(1)等位基因TL和TS本质区别是 。由题意可知,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 (显性、隐性)基因,女性反之。
(2)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子代中男孩 、女孩 。若这对夫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女孩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3)在一个理想群体中,男性短食指所占比例为51%,则在女性中该性状的比例为 。
44.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功能上看,神经A属于 神经。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局部电流,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包括 。胰腺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
(3)激素B (名称)是通过 途径到达胰腺的。
(4)促进胰腺细胞分泌胰液的信号物质除激素A、B外还有 ,这几种信号物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试题
生物
1-5.ADDDD 6-10CCBBC 11-15DABCB 16-20CCBAD 21-25CCBDD 26-30CDABD
31-35CDCBD 36-40DDCDA
41.(8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DNA中有内含子序列,mRNA中没有其对应序列,变性后形成的DNA单链之一与mRNA形成双链分子时,该单链DNA中无法与mRNA配对的序列能形成凸环 7(1分)
(2)内含子
(3)3(1分) A---U T---A C---G
42.(10分,每空2分)
(1)Aa
(2)个体2 交叉互换 个体1 减数第二次分裂
43. (20分,每空2分)
Ⅰ.(8分)
(1) Ddgg DDGg、DdGg
(2)N 非姐妹染色单体
Ⅱ.(12分) [来源:学§科§网]
(1)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显性
(2)都是短食指 短食指或长食指 1/2
(3)9%
44.(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传入 刺激相邻近、未兴奋的部位,使之产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从而向前传导(3分)
(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3分) 组织液
(3)促胰液素 体液运输
(4)神经递质 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作用之后均被灭活等,答案合理即给分)